近日相繼有企業家、藝人與媒體因癌症過世,造成台灣民眾對癌症普遍的程度,感到越來越恐懼。筆者從近日的網友Google關鍵字搜尋的來看,發現有人搜尋了關於「食道癌」「大腸癌」是否會啟動失能險的問題,其實民眾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,因為很多的人就算罹患癌症,也不一定是變成臥床或殘廢失能,甚至還能自行到醫院進行化療放射線治療,因此這跟普遍人想的失能是天差地遠的,可是「失能險」的理賠定義,真的一定要臥床、殘廢失能嗎?
從維基百科的「食道癌」資料中指出:
食道癌指的是發生在食道的癌症。常見的症狀包括吞嚥困難與體重減輕,其他症狀還有吞嚥疼痛、沙啞、鎖骨週邊淋巴結腫大、乾咳、以及咳血或吐血。
食道癌在2012年的全球癌症發生率中排行第八(45.6萬個新診斷患者),平均每年造成40萬人死亡(死亡數正在上升中:在1990年時只造成34.5萬人死亡),食道癌的發生率在各國間有巨大差異,全球有一半的病人都集中在中國。食道癌好發於男性,相對於女性而言,男性的得病風險大約是三倍。
吞嚥困難是大多數患者的第一個症狀,吞嚥疼痛也可能會發生。液體和軟性食物通常可接受,而較硬的固體食物(如麵包或肉類)就會困難許多。體重下降可能同時是營養不足合併癌症活動的一個表現。常見症狀為疼痛,特別是灼燒樣痛,可為劇痛、伴隨吞咽加重,或為陣痛。
再來看看失能(殘廢)等級表中與吞嚥困難最相關的類別:

可以發現到在失能等級表中的「口」,分為一級、五級及七級的三種失能等級,這三個等級中,都脫離不了「咀嚼」「吞嚥」「言語」的機能喪失判定。
5-1-3的 咀嚼、吞嚥或言語構音之機能永久遺存顯著障害者的解釋:
咀嚼機能發生障害,係專指由於牙齒以外之原因(如頰、舌、軟硬口蓋、顎骨、下顎關節等之障害),所引起者。食道狹窄、舌異常、咽喉頭支配神經麻痺等引起之吞嚥障害,往往併發咀嚼機能障害,故兩項障害合併定為「咀嚼、吞嚥障害」。
言語機能障害,係指由於牙齒損傷以外之原因引起之構音機能障害、發聲機能障害及綴音機能障害等:
「言語機能遺存顯著障害」,係指後列構成語言之口唇音、齒舌音、口蓋音、喉頭音等之四種語言機能中,有二種以上不能構音者。
A.雙唇音:ㄅㄆㄇ(發音部位雙唇者)
B.唇齒音:ㄈ(發音部位唇齒)
C.舌尖音:ㄉㄊㄋㄌ(發音部位舌尖與牙齦)
D.舌根音:ㄍㄎㄏ(發音部位舌根與軟顎)
E.舌面音:ㄐㄑㄒ(發音部位舌面與硬顎)
F.舌尖後音:ㄓㄔㄕㄖ(發音部位舌尖與硬顎)
G.舌尖前音:ㄗㄘㄙ(發音部位舌尖與上牙齦)
簡單來說:
「咀嚼」「吞嚥」「言語」的其中一個機能永久遺存顯著障害。表示還尚未完全喪失咀嚼與吞嚥的能力,但咀嚼與吞嚥的能力,已造成相當程度的困難,而言語機能則有兩種以上無法發音。
5-1-2的 咀嚼、吞嚥及言語之機能永久遺存顯著障害者的解釋:
同於上方的解釋,但「咀嚼」「吞嚥」「言語」三者皆需機能永久遺存顯著障害。
5-1-1 永久喪失咀嚼、吞嚥或言語之機能者的解釋:
「喪失咀嚼、吞嚥之機能」,係指因器質障害或機能障害,以致不能作咀嚼、吞嚥運動,除流質食物外,不能攝取或吞嚥者。
「喪失言語機能障害」,係指後列構成語言之口唇音、齒舌音、口蓋音、喉頭音等之四種語音機能中,有三種以上不能構音者。
A.雙唇音:ㄅㄆㄇ(發音部位雙唇者)
B.唇齒音:ㄈ(發音部位唇齒)
C.舌尖音:ㄉㄊㄋㄌ(發音部位舌尖與牙齦)
D.舌根音:ㄍㄎㄏ(發音部位舌根與軟顎)
E.舌面音:ㄐㄑㄒ(發音部位舌面與硬顎)
F.舌尖後音:ㄓㄔㄕㄖ(發音部位舌尖與硬顎)
G.舌尖前音:ㄗㄘㄙ(發音部位舌尖與上牙齦)
簡單來說:
無法咀嚼、無法吞嚥運動、有三種以上的發音無法完成者。
「咀嚼」「吞嚥」「言語」的其中一個機能喪失。
你有發現了嗎?
其實所謂的失能,根本不是一定要處在臥床狀態,或是要日常生活受他人扶助才算是失能。而是「該器官」喪失了應有的機能,尤其是「維生」機能,並再來判定其嚴重程度,就有可能符合失能等級表中的「失能」。
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.flaticon.com
對「食道癌無法進食啟動失能險理賠」的一則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