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照險真的沒這麼差,還可以補失能險的缺口

你有沒有想過,失能險近年來這麼熱賣,幾乎是每個業務、每個保經的主打商品,可是長照險依然存在市場上,完全沒有因失能險的熱賣,導致長照險銷售不佳而停售。

雖然失能險固然有它的優勢在,像定義明確、範圍廣泛、理賠額度較高與保障內容較優等等;相對的,長照險似乎保守許多,沒有失能險那樣多樣化的給付設計,保費也沒有比較便宜。

不過這篇文章,主要介紹長照險與失能險不同的理賠定義,以及長照險的優勢,希望可以改變對長照險的片面認知。

一個看原因?一個看結果?

失能險:從失能等級表來看,可以發現失能等級表分成很多類別,從人的上到下、內到外,像是中樞神經、眼耳口鼻、胸腹部臟器、上下肢體等,都是保障範圍,透過定義該部位的障害程度,來判定理賠的等級與金額。

長照險:如下圖為長照險的理賠定義,只是以「生理功能障礙」與「認知功能障礙」兩者為判定標準,可發現長照險的標準,沒有像失能險那樣把人的器官部位分得這麼細。

長期照顧險 理賠定義

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兩者的不同了。

失能險的理賠,必須要先定義「器官部位」,接著判定「障害程度」,才能啟動理賠;也可以這麼說,失能險必須要有(器官)與(障害)的關係。

長照險不需定義器官部位的障礙程度,而是看生活與認知的障礙;也可以這麼說,長照險不管因是什麼,只看造成什麼樣的結

自然老化可不可以賠

人的年紀越大,身上的毛病就漸漸跑出來,變得步態緩慢、容易跌倒、短期記憶力喪失、夜間頻尿、駝背等,可能沒有這麼的嚴重,但總總狀況加起來,導致的日常生活不便,需要有人看護在旁邊,這樣的老化狀況,長照險可以理賠,失能險則較困難。

失能險的條件是必須要有明確的定義出該部位障害的程度,對於只是日常生活不便的長者來說,可能是全身上下的老化,那就很難明確的定義了。

針對這個情況,用生活功能障礙來定義理賠的長照險,就可以針對「生活功能」來判定理賠與否的問題了。

不過這也並不代表老化後,就一定會啟動長照險的理賠,還是必須要符合三項(含)以上的生活功能障礙,才可以申請理賠。

失智症長照險較明確

確診失智症後,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短期記憶力消失,例如忘記吃過藥、吃過飯、洗過澡等,對於原本熟悉的人、熟悉的路,或是日夜的轉換都會造成認知錯亂。

長照險將認知功能障礙獨立出來,分為時間、地點與人物,也就是說只要認知功能有障礙,就有機會申請理賠,不需考量生活功能的障礙程度。

而失能險的認知功能障礙,歸在中樞神經類別(如下),除了認知功能外,還必需要看生活與工作的能力與否才能理賠;因此相較於長照險,失能險確實比較嚴苛。

(2)有失語、失認、失行等之病灶症狀、四肢麻痺、錐體外路症狀、記憶力障害、知覺障害、感情障害、意欲減退、人格變化等顯著障害;或者麻痺等症狀,雖為輕度,身體能力仍存,但非他人在身邊指示,無法遂行其工作者:適用第 3 級。

最後,雖然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長照險的優勢,但失能險的定義明確、範圍較廣、理賠額度較高等的特色,對筆者來說,失能險還是比長照險好;不過失能險無法一次保障所有的風險,還是要靠多樣化的規劃才能建構完善的風險保障。

Background vector created by macrovector – www.freepik.com


八年以上保險資歷

專業證照 品質把關

Line 諮詢服務

服務超過 500 個家庭

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.flaticon.com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