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想規劃壽險的人,就是希望萬一自己不幸身故,至少也有一大筆保險理賠金可以給身後的受益人,不因自己的負債或金錢責任等造成他人的負擔。
可是壽險有好多種可以選擇,有的類似儲蓄險、有的結合投資型保單,也有的是純定期險或終身險。
不只是以上,光是儲蓄型壽險又分了增額、還本或年金等型態,而定期壽險又分一年定期或平準定期等,我們先不了解這麼多,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保費最便宜的一年定期壽險和平準定期壽險為主。
一年定期壽險
好處是保費最便宜,投保後可以隨時解約或降低保額,是壽險中彈性最高的一種,對於想要規劃較短期的人是很好的選擇。
平準定期壽險
保費固定雖然不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,但初期的保費較貴,且必須綁一定的繳費期間。
例如選擇 20年期,表示繳費 20年即保障20年,彈性較差且若提早解約相對不划算。
不過平準定期壽險反而是較多人偏好的選擇。
假設創業貸款了 300萬,預計每年還 30萬,不過新創可能大賺錢也可能大賠錢,加上又有家庭責任,保費預算也不高,所以需求的壽險額度抓不準,筆者建議以下幾種方式做規劃。
方法 1. 一年定期壽險,保額固定
方法 2. 一年定期壽險,保額逐年降低
方法 3. 平準定期壽險,保費與年期皆固定
方法 4. 一年定期與平準定期的組合規劃

除了以上三種方法,還有一種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組合方法,利用一年定期與平準定期壽險的兩個特性做組合,也就是平準定期壽險做打底,一年定期壽險做加強。
將 300萬的保額拆成一半或不同比例都可以,這方法抵銷了純粹只買一年定期壽險,保費太高的壓力,同時也把一半的保額放在平準定期壽險上做長年期的壽險規劃。
一年定期壽險有保證續保的特性,基本上可以一直續保到 80歲甚至更高,所以若原本買的 20年期平準定期壽險到了 20年滿期,就只能重新買壽險保單,此時就需要重新填寫健康告知書或經過體檢才有承保的可能。

因此所謂進可攻退可守的意思是,即便平準定期壽險滿期了,至少也還有一年定期壽險可以持續續保;抑或當一年定期壽險保費超出預算,也可以選擇不續保,而保留平準定期壽險。
以上四種方法,並沒有哪一種最好,端看需求與保費預算,最好是經過討論後才規劃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Icons made by Freepik from www.flaticon.com